金門日報的報導,原文網址為http://www.kmdn.gov.tw/shownews.asp?newsid=37619,照片是我拍的,不是原本的附圖。
這次指定的四個古蹟中,「烈嶼東林東井」跟「金城鎮小西門模範廁」我之前寫過相關文章,有興趣的可以連結過去看看。有機會去金門玩的,也歡迎去看井找廁所,看看不一樣的古蹟。
春夜 古井-金門烈嶼東林東井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papilio-tw/article?mid=2373&prev=4235&next=2197&l=f&fid=14
來去金門找廁所-小西門模範廁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papilio-tw/article?mid=1873&prev=2439&next=280&l=f&fid=68
以下為報導原文:
金門地區又多了四處縣定古蹟,烈嶼東林東井、金城鎮小西門模範廁、金沙鎮官澳龍鳳宮、浦邊王世傑古厝、古墓,其中,「烈嶼宋東林東井」,年代久遠,極具歷史、文化價值,委員建議向文建會提報為國定古蹟。
96年度「金門縣古蹟、歷史建築、聚落與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會」第一次會議,昨日召開,包括:委員李錫隆、李增財、黃振良、閻亞寧、符宏仁、朱魯青、許正平等人實勘烈嶼東林東井、金城鎮小西門模範廁、金沙鎮官澳龍鳳宮、浦邊王世傑古厝、古墓等地方古蹟,經審議後,四處均決議通過指定為縣定古蹟。
烈嶼鄉東林聚落的「東林東井」,開鑿於宋寧宗嘉泰四年(1204年),為宋林彥智所興建,為金門最大之古井,構法特殊。至2004年,因鄉村整建,於古井周遭鋪設階梯與花崗石地坪,並於古井上方增設不鏽鋼護架。
據民俗學者黃振良表示,宋高宗(1127-1162)末期,洪姓先祖出仕於朝,因耿直,忤權貴,乃撥遷烈嶼,後林姓也陸續來此地繁衍成族,從北面井欄上的「嘉泰甲子春林彥智捨」刻字,為林彥智出資興建(目前並無相關文獻記載林彥智的生平),據今已八百餘年,另於南面井欄上刻「大德乙巳重修」,主要分為兩部份;|為井體,內緣邊長130公分,外緣邊長160公分,深4.5公尺,以11層花崗石板堆砌而成,底下10層的井垣(由高度推測)由長160公分,寬13|15公分,高40公分的花崗石板圍成方形砌築。另一部分為井體周圍砌築高52公分,四邊長約235公分的方形基臺來保護。該古井的特徵:—般的井,井口比井垣小,而此類型的井口與井垣同大,也是金門此類型中尺度最大的(內緣邊長130公分)。另外基台石板不同於一般垂直或水平走向,以中心向四面成放射狀排列,也為少見。目前因地下水質受污染,井水目前無人使用。井欄北面上的「嘉泰甲子春林彥智捨」與南面的「大德乙巳重修」刻字,因時間、自然因素破壞,花崗石面材料剝落許多,字跡辨別不易。
據民俗學者楊天厚指出,「龍鳳宮」的稱呼乃因廟內主祀「廣澤尊王」與「媽祖」(天上聖母)而得名,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與八月二十三日兩日設醮,為官澳與塘頭聚落共八個甲頭(祖厝甲、鋪頂甲、西甲、中甲、塘頭甲、寮甲、新厝甲、店仔口甲)所供奉,民國三十八年前的現址僅主奉媽祖,稱「天妃廟」,為明神宗萬曆三十九年(1611年)興建,而龍鳳宮內供奉的廣澤尊王(俗稱大王)原供奉在店仔口甲海岸的「聖王公宮」,後因海水侵蝕而坍塌,村民於是用原有建材在西甲新蓋「西宮」,民國三十八年,國軍轉進金門,為應軍需,「西宮」被拆,廣澤尊王則移駕「天妃廟」,最後一次修建於民國六十四年,六十七年秋修建完工,民國六十九年農曆十月十六日奠安。龍鳳宮內主奉2尊廣澤尊王(大王、二王,聖誕日皆為農曆8月22日,據︽金門縣金沙鎮志︾得知,二王為塘頭前楊姓聚落的「赤埕村」內「王公宮」所供奉的廣澤尊王,後因自然環境改變,而遷村大陸)、3尊媽祖(大媽祖俗名美麗、二媽祖俗名美花、三媽祖俗名美蓮,聖誕日皆為農曆3月23日),另敬祀黎王爺(農曆8月12日)、邢王爺、高王爺(農曆10月25日)、邱王爺(農曆11月12日)、大道公(農曆3月15日)、關帝爺(農曆5月13日)、觀音佛祖(農曆6月19日)、註生娘娘(農曆3月20日)、壓境公、壓境娘、善才(農曆1月23日)、玉女;目前龍鳳宮以黎王爺為主壇,龍鳳宮現址乃為「蝌蚪穴」。官澳為金門北岸重要港灣,龍鳳宮的祭祀活動,已流傳三百餘年,見證金門早期聚落發展與海運的發達,建築本體雖歷經民國六十四年的整修,但仍保持地方原貌。
民俗學者黃振良表示,金沙鎮浦邊39、40號的王世傑古厝與古墓,王世傑為明鄭開闢竹塹之重要人物,曾受封為「護糧大司馬」,王世傑(公祿公),字元安,生於明永曆十五年,卒於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享年61歲,金門浦邊村人。前四世祖「學法公」(生於1526年),為開閩王審知公之第廿三世孫,自東沙遷徙至浦邊,為浦邊王氏開基祖,世傑為第五世孫。王世傑出生,是年鄭成功據台灣,清世祖順治帝崩,子玄燁即位,為清聖祖康熙,八月清命戶部尚書蘇納海至閩,遷海邊居民於內地,離海三十里,村社田宅悉焚棄,百姓失業流離,死亡上千累萬。世傑與父親尚春公、母何氏媛娘及兄長世什、世傳皆隨鄉人撤至同安城內地。清聖祖康熙三年(1664年),父尚春公卒於同安城,次年母何氏媛娘也相繼病逝,兄弟三人,孤苦相依。
王世傑以青少之齡充任軍伕,隨鄭克塽部隊參與台灣北路諸番亂征討,運糧有功,官封護糧大司馬,特准以跑馬馳驅起止的路線為界,刮地墾荒,又稱「跑馬定界」。王世傑率族人及親朋戚屬等約數十餘人渡海來台開墾竹塹一帶,引水灌溉墾耕,開啟竹塹水利之始。康熙六十年(1721年),王世傑出外巡看圳道,被伏於草莽中之野番所殺,割首級,剝髑髏,族人尋獲其遺體,不見頭顱,乃以金屬鑄造一頭合其身歸葬其遺體於金門北太武山麓蔡厝之郊外,碑題「顯考郡大賓世傑王公之墓」,浦邊世傳裔孫每年清明祭掃其墓,稱金頭殼祖墓。王世傑並不忘本,他在竹塹墾荒時為了能照顧留在家鄉的親族,設立了公田,每年將公田營收寄回家鄉或由族人前往竹塹領回公款,做為照顧親族、冬至祭祖及祖厝維修費用,直到日本殖民台灣時期才中斷公款支助活動。古厝外觀特徵:建築形式為二落大厝加雙凸規(左側凸規現已坍塌),正面出簷以大展步方式處理,兩側出簷以花崗石條出挑支撐捧簷;後落桷板突出後落背牆牆體約35公分,形成出簷較為少見。古墓為高78公分,寬51公分,厚17公分之花崗石所打造,上題字「顯考郡大賓世傑王公之墓」。
據李金生在︽金門歷史建築的故事︾書籍中指出,小西門「模範廁」,興建於民國六年,由小西門人吳朝坪(西元1854~1936年)所出資興建。朝坪年少時在金門以討海為生,因海盜猖獗,生存不易,遂於30多歲至印尼蘇門答臘盛產玻璃的海港「阿沙漢」,以苦力賺取生計,後改行經營菸酒生意致富,近50歲時,返鄉興建三幢二落大厝(第一幢興建的位於三幢中最右邊,於德宗光緒二十九年(西元1903年)落成),因屋前原有之「屎礐坑」(早期之公廁,將所收集之水肥,用於灌溉農作),有礙觀瞻、臭氣沖天,因此說服屎礐擁有人,另於村西南購地興建。一來解決自宅屋前視覺與氣味的問題;二來讓小西門的環境衛生獲得改善,備受村民肯定,因此提名「模範廁」,如今仍可在立面看到模糊的字跡。朝坪依照原本屎礐的使用的戶數,設置22間廁所,22座收集池,一戶分配一組,分別管理自己的廁所衛生與收集池的水肥,而朝坪則規劃有屋頂的為自用(編號1、2),早期水肥對農家耕作十分重要,當屎尿收集不夠時,還會將牛屎、豬糞、下雜魚等傾入收集池內發酵;另也有將海邊之爛土漿,混合鹽水倒入,當「克難肥」之用。吳朝坪自印尼發達後,改名「吳錦章」,不僅回鄉興建宅邸,晚年寓居於廈門鼓浪嶼的兩幢洋樓,逝於民國廿五年,享年八十三歲,次年農曆四月運棺返回故里,埋葬於今小西門聚落。吳朝坪的長子(吳廷金)曾冊封為印尼「甲必丹」(kapitan),在僑界享有崇高之榮譽,目前孫子吳光佑住於興建的二落大厝中。
留言列表